核心提示:8月2日,受“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傳聞影響,滬深兩市地產股全盤下挫,招商地產、金地集團等股指瀕臨跌停。針對傳聞,住建部新聞處人士表示,并未研究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相關傳言屬謠言。
新京報訊 昨日受“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傳聞影響,滬深兩市地產股全盤下挫,招商地產、金地集團等股指瀕臨跌停。據Wind數據顯示,地產股整體跌幅達4.87%,居A股各行業(yè)跌幅之首,市值下跌逾400億。
針對傳聞,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新聞處人士昨日表示,并未研究取消預售制度,相關傳言屬謠言。
取消預售傳言重挫地產股
昨日截至收市,蘇寧環(huán)球跌停高居地產股跌幅榜首,“招保萬金”四大A股地產龍頭均創(chuàng)下6%以上跌幅,包括香江控股、北京城建、中糧地產、首開股份等品牌房企在內,當日跌幅超過5%的地產股超過20支。
Wind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地產股整體跌幅達4.87%,居A股各行業(yè)跌幅之首。受地產股拖累,滬指下跌0.57%,深成指下跌1.86%。
地產股票投資人士分析稱,昨日傳出北京房地產市場將試點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消息是地產股下跌的原因。
據記者了解,取消期房預售制說法最早見于7月23日,社科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發(fā)布報告稱,上半年市場走勢偏離調控目標,房地產調控問責制沒有兌現,建議取消首套房貸利率優(yōu)惠,取消期房預售制度。
住建部辟謠:傳言不實
昨日,住建部新聞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并未研究取消預售制度,相關傳言屬謠言。
“肯定不可能。”北京市房協(xié)秘書長陳志昨日也表示。他認為,預售制對中國房地產市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開發(fā)企業(yè)提供巨大的資金保障。
雖然這也是人們指責的開發(fā)商杠桿效應,陳志認為,預售制度不可能盡善盡美。如果取消預售制度,開發(fā)企業(yè)資金面臨困局,生產能力不夠,生產放慢,商品房供應減少,供需關系更加失衡,結果還會推升房價。
據了解,國務院派出督察組對16省市樓市調控政策的專項督察工作接近尾聲。國務院來京督察組組長、國土部副部長胡存智前日明確表示,北京市落實調控政策效果明顯,房地產市場形勢穩(wěn)定。
鏈接
預售款、定金約占開發(fā)資金三成
預售制俗稱“期房”。我國商品房預售制度始于1994年,目的是扶持房企,降低企業(yè)資金壁壘。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tǒng)計,目前期房占新房成交比例達70%,預售款和定金約占全部房地產開發(fā)資金30%。
鏈家地產分析師常清認為,取消預售制度可能會激化供需矛盾,阻礙行業(yè)發(fā)展,令房企資金周轉緩慢,降低了資金使用率及房屋開工量,從而迫使部分企業(yè)退出。
此外,常清透露,美國、日本、德國等發(fā)達國家都有商品房預售制度。目前中國預售制度仍待完善,房款交付前一次性結清也存在風險,多數西方國家采取的分期付款方式值得借鑒。(馬力)
分析
“房價上下關鍵看政策”
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信心脆弱,諸如“取消預售”等利空消息易對市場形成打擊。
中央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將防止房價反彈從“堅決”轉為“切實”,對投機投資性需求從“抑制”轉為“堅決抑制”;8個督察組赴各地調研樓市,也被認為預示將有進一步動作。
在此情況下,投資者擔憂樓市調控加碼。研究機構莫尼塔地產分析師施琪表示,中央政府表態(tài)說明對房價和地價反彈的高度敏感,不排除個別房價上漲幅度過大的省市地方政府會推出“行政命令”式的調控政策。
對此,北京國企首創(chuàng)集團總經理劉曉光對記者表示,如果房價過快反彈,中央可能會收緊房地產開發(fā)貸款和房地產信托發(fā)行。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經歷了房價暴漲的2009-2010年后,政府不會等到房價整體上漲后再出手調控,會出臺政策以糾正不斷一邊倒的房價上漲預期。(自增暉)
昨日兩市地產個股跌幅前十
個股名稱 跌幅
蘇寧環(huán)球-10.00%
首開股份-9.83%
招商地產-9.81%
保利地產-9.17%
重慶實業(yè)-7.86%
萬科A-6.75%
中天城投-6.53%
金地集團-6.38%
濱江集團-6.32%
北京城建-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