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即,2000多名代表已齊聚北京。在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攻堅時期,繼往開來的盛會承載著億萬人民怎樣的期待?
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 繪制新藍圖
十八大和隨后舉行的十八屆一中全會,將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怎樣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萬眾期待,舉世矚目。
人們期待,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繼續(xù)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十八大報告中會有哪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新部署,是人們高度關心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會有哪些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會有哪些新拓展?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目標會有哪些新部署?
對“深水區(qū)”改革作出部署 加快解決民生問題
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qū)”難度加大,一些綜合配套改革因為涉及深層利益格局調整而面臨阻力。人民群眾對深化改革有更高的期盼,盼的是改革能進一步破除束縛生產力發(fā)展特別是制約科學發(fā)展的體制機制,盼的是改革能進一步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盼的是人民群眾能更好分享發(fā)展成果。
黨的十八大,有望成為凝聚改革共識的新起點――改革必須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取得實質性突破;改革必須更加注重結合頂層設計和人民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改革必須堅持中國特色。人們期待,通過十八大進一步將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huán)節(jié)。
如何保證經濟增長與收入增長同步,如何進一步調節(jié)行業(yè)收入差距、提高勞動性收入比重?人民期待著在十八大后這些問題的答案能更加明晰,真正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使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據新華社
1700多名境外記者采訪十八大
較十七大時大幅增加 4場記者會時間確定
據新華社北京
十八大新聞中心6日晚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招待酒會,歡迎前來采訪大會的中外記者。翟惠生說,為了給中外記者提供便利,大會新聞組專門成立了新聞中心。記者可以通過新聞中心網站提出對十八大代表的采訪申請,還可以在此采集有關大會的廣播電視公共信號、獲取有關大會的實時新聞圖片,并在通訊服務區(qū)域傳輸新聞稿件。
“相信各位記者朋友可以在新聞中心感受 記者之家 的溫馨與方便。”翟惠生說。
十八大新聞中心日前全面啟用,新聞中心官方網站已公布關于7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大會新聞發(fā)言人新聞發(fā)布會,以及9日、10日、11日、12日在新聞中心舉行的4場中外記者招待會的信息,不少中外記者已經開始在新聞中心忙碌地查找資料、提交采訪申請,做各項報道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