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經(jīng)濟所研究員汪麗娜認為,越是買不起房的中低收入家庭,越難提取公積金,公積金使用范圍狹窄,幾乎演變?yōu)轲B(yǎng)老金,有“劫貧濟富”的嫌疑,她呼吁住房公積金制度應盡快改革,不要有違初衷。
盡管公積金制度設立的初衷是很好的,可真正的低收入者想通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獲得住房仍然比較困難,由于手續(xù)繁瑣,開發(fā)商對于住房公積金的歡迎程度遠不如商業(yè)貸款。而在歷次房地產(chǎn)調控中,住房公積金貸款都隨著相關政策的調整而收緊,讓中低收入群體受到殃及。原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曾表示,公積金的使用更多地惠及了中高收入群體,未能有效地發(fā)揮公積金在改善低收入職工居住條件方面的作用。因此,從執(zhí)行效果看,住房公積金都沒有達到初始目的。更為嚴重的是,民眾想將住房公積金用于其他生活所需都有很多限制,民眾只能坐看自己的公積金不斷貶值。
由此造成的悖論就是,住房公積金幾乎淪為部分地方的資金蓄水池,被相關機構挪用,類似丑聞時常見諸媒體。因此,一方面要調整貸款條件,加速公積金流動,另一方面,允許民眾將公積金用于其他生活消費領域。從更高的角度看,應當重新反思住房公積金存在的必要性。實際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并無類似政策,如美國購房者主要通過收入證明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德國則實施住房儲蓄制度,購房者先向銀行存儲資金,當儲蓄金額和時間達到要求后,就可以從銀行獲得相對應的低息住房貸款。反觀強制性的住房公積金政策,非但沒有達到其保障性初衷,反而間接損害了民眾和企業(yè)的權益。隨著我國房地產(chǎn)政策對于保障房和商品房的區(qū)別,購買商品房是否一定要采用公積金貸款這一形式,未來住房公積金政策是否要繼續(xù)延續(xù)下去,是通過完善加以修正,抑或宣告終結其歷史使命,有關部門應盡早加以研究,在征詢民意后交由全國人大審議。